棒球擁有九個守備位置,可用數字編號及英文代號:1投手P、2捕手C、3一壘手1B、4二壘手2B、5三壘手3B、6游擊手SS、7左翼手(又稱左外野手)LF、8中堅手(中外野手)CF、9右翼手(右外野手)RF
後來導入投手指定代打規則(簡稱DH),此打者只需打擊不用守備,而投手不需打擊
每個守備位置擁有不同的難度,分配時也會依每個球員的能力而決定
投手:影響比賽勝負60%~70%,這也就是為什麼棒球不像其他職業比賽可以那麼容易連勝或拉開與其他隊勝差的原因,換個投手比賽就改觀,一般需要另外練習,包括控球、變化球、速球、...許多獨特的因素,一般身高高的人比較具有威脅性,影響一個投手好壞的因素也相當多,當投手也很容易讓手臂受傷,也影響到日後的表現,要培養一個好投手是相當不容易的
捕手:可以說是場上的領導者,九個守備中唯一一個可以面對其他八個守備員的人,因此也比較容易觀察場上情況,也是給於投手投球指示的人,一個好的捕手可以了解投手和打者的心理狀態而下達指令,捕手必須整場比賽蹲著捕球,會不會是因為這樣而給人跑不快的印象?他也是阻殺跑者的關鍵,一般捕手具備的條件:肩力(阻殺跑者)、指揮能力
一壘手:左投比右投佳,因為踩一壘接球和傳二、三壘時比右投少一個轉身,由於一壘手大部分的工作是接隊友的傳球,一般被認為比較不需要高機動守備和傳球,因此通常讓打擊能力強守備力較弱的人擔任
二壘手:一般為右投,因為傳一壘時少一個轉身,傳二壘時又因比較近影響不大,傳三壘的情況極少,二壘手守備機動性高,守備機會多,而當一壘有跑者時因為一壘手要幫忙投手牽制跑者,因此二壘手的守備範圍必須更大,常被認定為敏捷型的角色
游擊手:右投佳,原因同二壘手,二、游一般被認為內野手機動性較強的兩個,守備機會多,而游擊手由於離一壘較遠,所以肩力的需求比二壘手高
三壘手:右投佳,原因同二壘手,機動性需求較二、游低,守備機會相對少,由於是內野離一壘最遠的人,肩力需求較高
中堅手:經過統計,整場比賽守備機會最多的人,機動性、肩力需求高
右翼手:與中堅手差不多,但是因為離二、三壘或間傳的人較遠,因此肩力需求較高,機動性方面可以靠中堅手掩護
左翼手:由於離常傳球的三壘較近,機動性可以靠中堅手掩護,因此也常讓守備能力較弱的人擔任
以上的理論當然不適用於任何情況,當整隊的人都是能打又善守當然可以無視,但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就必須有效的調度和分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