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發現一位大大的網頁,裡面介紹了許多棒球手套的知識,於是便開始研究裡面的穿線法,而材料就是我那已經塵封已久的手套,當時年少無知還只是個白目高中生,因為預算有限便買了一個才一千出頭的手套,後來才知道原來那是壘球用手套,因為有加寬的設計而且皮質也較薄,拿來接棒球也可以,只是接球感覺比較痛,不過以棒球來說因為十二吋而且加寬的設計蠻適合當內野手手套,到了大學以後才買了一個棒球手套一直用到現在。
拿出了久未使用的"壘球手套"後,便開始著手構思穿線及改造方法,首先先將線拆掉並且記住穿法然後再研究哪些地方需要改,原本想要在掌心加入填充物,結果找不到材料便作罷,至於雙十字球檔還可以使用,於是就只能換線然後把掌心邊緣改成逆蕊。
要拆線前先把手套置於胸前,然後喊出"手套大部分解開始",左腳往前踏半步後成高跪姿...(來亂的,被拖走),以下是命案現場照片:
再來會有驚人的發現,裡面還真多沙土,而且蠻潮濕的,先擦拭後上油,有些平常上不到油的地方也可以上油了,先放著讓它晾一天,趁這段時間跑去買穿線器和線材,一支看似不起眼的穿線氣居然花了兩百塊,線材以後應該要買好一點的線,買了便宜的線硬而且厚,穿過去感覺要把洞撐爆。
一天後(其實只過了半天),便開始著手穿線,由於線材有限,所以只換了掌心和球檔的線,而掌心的邊緣線則改成逆蕊,所謂的逆蕊下面會有圖示,因為線的螺旋往內側,手套掌幅會往內側擠,接球面會較寬,對於傳接滾地球的速度有一定的提升,以下為逆蕊和完成圖:
完成後試用,其實感覺不太出來效能提升,不過整個手套煥然一新覺,接球比較扎實,不會有鬆鬆的感覺。
結論--乾脆我來做手套保養的生意,換線+改造+上油+手套塑型,收工本費一百塊,線材及更換球檔材料費另計...(應該會餓死,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